X

为什么是印尼?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028-为什么是印尼

作者:吕宋刘大脑袋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酸奶泡

印度尼西亚最近大新闻不断。由于今年大选情况复杂,印尼从选举之初就开始出现各种异常情况,这个群岛国家突然成为了国际瞩目的焦点,不仅候选人有看点,还闹出了迁都和选票统计结果遭到质疑的新闻,最终爆发了首都骚乱。

骚乱情景不忍直视 导致6人死亡 

但如果你真正了解印尼这个国家,可能就不会觉得印尼的乱局出人意料了。

万岛之国第一强

印尼人称“千岛之国”,但实际上这还是比较谦虚的称呼,印尼境内的岛屿多达1万7千多座,其中光有人类居住的就有6000多座。分散的群岛属性是这个国家在地理方面的底色,也与印尼人类活动中复杂的争斗关系息息相关。

世界上海岛密布的区域虽然远不止东南亚一处

但综合考虑数量、大小、人口、经济

东北亚、东南亚、地中海、西北欧、加勒比

无疑是最重要的五个

而东南亚在岛屿数量、人口上都是压倒性的

在这6000多座有人居住的岛屿中,比较重要的又有五个: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中南部)、苏拉威西岛和伊里安岛(西部)。而其他的小岛屿,往往根据其在大陆架上与大岛的远近位置,有自己比较亲近的大岛。

可以说五个主要岛屿及其在地壳上的衍生小岛屿,构成了印尼国内的基本格局。在这五个岛群中,又以爪哇岛最为重要。

印度尼西亚的主要岛屿与群岛们

这并非是因为爪哇岛面积大,事实上它只是印尼的第四大岛,和我国安徽省差不多大。但岛上却聚集了1亿4500万人口。这当然和今天爪哇拥有首都雅加达的高超政治地位有关,但政治意义一般都是后赋予的,爪哇岛上人口爆棚的真正原因是其特殊的火山岛性质。

两亿多人口,大部分靠爪哇岛来养活

用农耕民族的眼光乍一看爪哇岛,一定会觉得这个地方并不宜居。全岛山地众多,丘陵连绵,更有38座是曾经的活火山。这也从直观上证明了爪哇岛是一座因火山运动而形成的岛屿。

印尼东部群岛

可以看到六座活火山

(图片来自Wikipedia@NASA)

但火山成岛意味着岛屿周边散落着大量火山灰沉积物。这其中含有大量熔化的辉石、角闪石和长石,分别是铁、镁和钾矿。而镁和钾,都是植物可用的肥料,只要加上一定的氮源头,就可以让土壤的养分全面而充沛,适合农耕文明定居。

爪哇东部的塞梅鲁火山

(图片来自Wikipedia@Jan-Pieter Nap)

相比之下,加里曼丹岛气候太热又没有火山沉积物,苏拉维西的火山则太过活跃,都不适合农耕。这两个大岛也因此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对原始的森林状态,经济以木材、香料等原材料输出为主,有少量农业,主要用于自给自足。

印度尼西亚主要火山分布

苏门答腊也火山不少但农业条件不佳

苏拉威西等又过于狭小,平原也极小

其实苏门答腊岛在农业上本有机会与爪哇竞争,地质年代里的火山成岛过程让苏门答腊部分地区拥有养分丰富的火山灰堆积。但苏门答腊岛上的水系太过发达,尤其是岛屿东部河流下游的三角洲,每到雨季就成为一片泽国,对农业持续发展不利,倒是很适合耐涝的热带雨林生长,所以苏门答腊的农业进展明显慢于爪哇岛。

这使得苏门答腊的大城市有两大类型

一类是海运的贸易节点如亚齐地区和楠榜港

另一类就是某一大河流的出海口

如占碑和巨港

虽然开发困难,但内陆的贸易需求仍然迫切

所以爪哇岛上出现印尼境内第一代农耕文明并不让人觉得奇怪。

爪哇人和巽他人就是这些早期农耕文明的后裔。爪哇人是印尼的规模最大的民族,占全国40%的人口数量,而巽他人作为主要少数民族,占到了15%左右。两者相加,占到了印尼国民总数的一半以上,是控制当代印尼走向的主要力量。

而在爪哇与巽他之外

总和占比接近半数的其他民族则极其分散

其中规模较大的也只能占到总人口的3%左右

所以虽然爪哇+巽他数量不占绝对优势

但却可以说是绝对强势

其实这两支民族从来源上看都是南岛语族,在遗传学上几乎没有区别,只因为在爪哇岛上的不同位置,让两者拥有了一些不同的文明习惯。简单来说,分布在岛屿东部的爪哇人更积极进取一些,而分布在岛屿西部的巽他人则更随性一些。

因此爪哇人更容易影响巽他人,将其绑定在自己的爪哇战车上。

合计占印尼半数以上人口的两大民族

其实主要分布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两者合力,既是印尼得以统合的关键力量,也是造成印尼地方与中央矛盾的主要原因:当印尼的主要核心种族和重要盟友都集中在爪哇岛附近时,难免在资源调配上也倾向于向爪哇岛。其他岛屿穷者愈穷,爪哇岛和以雅加达、泗水为代表的核心城市富者愈富,让周边岛屿对核心的向心力明显降低。

人口、大城市、经济资源

基本在爪哇,少部分在苏门答腊

宗教是把双刃剑

其实巽他人并非始终都心甘情愿地与爪哇人绑定在一起。在更早的历史时期,双方也产生过一些争端。争斗的最高峰,是14世纪末期,爪哇人试图统一爪哇海和班达海周边世界的时候。

当时这个南洋群岛世界的统治者是马来人,这一点从今天马来西亚的国土疆域和人口分布也能看出来。他们的核心国土是马来亚,并且在加里曼丹岛上充满存在感,不仅北边属于马来西亚的国土如此,在南边的加里曼丹印尼部分,马来人也是一支可观的力量。

而在14世纪,连苏门答腊其实也是马来人的世界。

如果我们是从海域而非陆地的角度看待这一地区

环爪哇海、环班达海、海峡区

在早期海洋时代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定位和族群

而随着来自东亚和南亚力量的影响

对核心海域和航线的争夺也愈发激烈

Related Post

虽然苏门答腊的农业条件远不如爪哇,但放在更大的角度上看,苏门答腊岛却是印尼的西大门,是外部先进文明进入印尼的第一站。这在早期本土文明较为落后的地区,会成为一个重大的竞争优势。

无论是走马六甲还海峡还是巽他海峡

苏门答腊肯定是绕不过去的

早期分布在这里的古马来人,与印度东南部的泰米尔人往来频繁。冬季南半球的西北季风将这些善于经商的印度人带到了苏门答腊和爪哇西部,让苏门答腊进入了世界香料贸易体系当中。(今天印尼东部的马鲁古群岛也成为香料群岛,但在古代其香料出口就要经由苏门答腊而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

之后欧洲人开辟如此绕远的新航线

仍然能从香料贸易中大获其利

因为你之前必须一致忍受一路的中间商差价…

发源于苏门答腊东部巨港(巴邻旁)的一个印度化的马来帝国室利佛逝就是最早控制今天印尼核心国土的势力。在帝国实力最强大的时候,苏门答腊全岛、马来亚和爪哇岛中西部都在它的掌控之下。也就是说,巽他人成为了这个帝国的属民。

这真是东南亚当年第一海上霸主了

而马来人和印尼人的恩怨,注定让臣服的巽他人感到不满。于是他们联合东部蠢蠢欲动的爪哇人,推翻了马来人的统治。帮助爪哇人一路打下了整个苏门答腊,将马来人赶回了半岛。

爪哇人帝国(满者伯夷)

在扩张的时候也曾势如破竹

不过也直接促成了马六甲王国的出现

而马六甲王国则撞上了正在东进的阿拉伯商团

但冲突也由此产生。强势的爪哇人在控制局面以后,一度想强行统治巽他人。这让一直默默辅助的巽他人强烈不满,双方爆发了军事冲突。但强悍的爪哇人还是技高一筹,最终迫使巽他人接受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还将部分爪哇人从岛屿东部迁到了西部。

这个新生的帝国,就是在印尼民族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满者伯夷”。它囊括了今天几乎全部的印尼国土,还深入马来亚,与已经统一了湄南河的泰国接壤,是印尼古代历史上最强盛的时刻。

满者伯夷的势力范围已经是古代当地政权的极限

所以也成为了殖民时代之前的“统一国家的源头”

不过这种势力范围是松散的

依赖于军事力量、控制贸易路线、掌控关键资源

但满者伯夷毕竟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帝国,因为它所能控制的领土是一片散乱的岛屿,要完成中央集权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并不可能。所以当时的帝国领导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试图通过宗教信仰凝聚整个国家。

满者伯夷日轮

(图片来自wikipedia@gunawan kartapranata)

他们当时能找到的最好的宗教典范,只有印度人带来的印度教和佛教。而在13世纪之后,这一地区的穆斯林商人影响力开始抬头,从苏门答腊北部逐渐影响到了马六甲海峡,最终渗透到了爪哇北部海岸。对于满者伯夷的王室来说,强势的一神教信仰显然更适合统一疆土,伊斯兰教便在其国境内大量传播。

现在已经拥有最大规模的穆斯林群体

但通过宗教建立共识是一柄双刃剑,会促使人们以宗教而非民族、国籍定义敌我,因宗教而产生的冲突就难以避免了。

在这方面,马都拉人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他们在加里曼丹岛上与信仰原始宗教的达雅人之间,争斗从未停止。

军队的决定权

现代印尼的建立者们也很清楚宗教认同对国家现代化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印尼从荷兰独立之初,就有意识地弱化了宗教影响力,其国体是世俗共和国,国旗也没有使用伊斯兰元素。

印尼的国旗

以及阿拉伯国家们的国旗

(图片来自wikipedia)

在苏加诺时代,这位国父拥有卓越的民族独立功绩和强大的个人魅力,而且印尼始终处在与马来的准对抗状态中,和平统一仍然得以实现,并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绩。如果印尼是一个大陆性国家,核心地区文化相近的爪哇人和巽他人可以借此机会,通过空间扩张加强核心区对边缘地带的控制力。

苏加诺访问古巴时与卡斯特罗的合影

(图片来自wikipedia)

苏加诺曾经做过类似的尝试,在1965年提出了每年内迁移150万人的宏伟计划。但这种政治指挥下的快速移民往往达不到想象中的要求,期间就发生过爪哇农民来到苏门答腊北部的亚齐后,带动当地人用爪哇的密集耕种法事农,最终劳而无功,爆发冲突的事件。而向加里曼丹和苏拉维西的战略移民计划也没能真正落实。

这个操作,可以可以

可见通过人口交换、经济渗透的方法凝聚这个群岛国家确实非常困难。这时候军队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很多情况下,军队,尤其是海军,是维持印尼国家统一的最后一道防线。由于其他岛屿上人丁稀少,经济落后,只要中央政府能够控制海军,就能快速包围打击分裂者。

但国内某些地区还有分离势力的时候

军方肯定是不能懈怠的

而对于群岛国家,海军的机动性当然至关重要

1975年印尼强吞东帝汶,并在分离倾向明显的亚齐造成死伤,就是军队代为实现国家认同失当的例子。

而当军队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时,便会对政治产生反作用,形成了印尼政坛长久挥之不去的军政府传统。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是逼退国父苏加诺的军队领袖苏哈托。如果说苏加诺治理国家依靠的是自己的威望,那苏哈托式的统治便基本依靠军事力量。

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边境

(图片来自wikipedia@Popo le Chien)

这造成了印尼政治中有趣的二元对立现象,每一次选举都会有一个苏加诺式的人物和有军方背景的苏哈托式人物竞争。在今年大选中,两者就分别是已经当选的佐科(基层文官出身,民望深厚)和不承认败选的普拉博沃(苏哈托前女婿,掌握军工油气等命脉行业)。

佐科(左)与普拉博沃(右)

(图片来自wikipedia)

两类政治人物的个人三观和背后利益集团区别如此巨大,往往让两者难以在同一个平台商讨国事、公平竞选。而当选举结果出炉之后,双方也经常没有愿赌服输的契约精神,还要在事后与对方进行纠缠,让本已具有多重矛盾的国家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

群岛国家的底色、过度集中于爪哇的发展空间、强大的宗教排他性,以及军政府与文官政府的路线之争,构成了印尼从古至今的层层内部矛盾迷局,在可见的将来仍然看不出解决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Wikipedia@Jan-Pieter Nap

END

扩展阅读

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