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生日快乐,我的国
华侨农场,一个诞生于上世纪的名词。
已经成为封存在历史里的记忆。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命运却十分相似。
侨场的归侨们来自印尼、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以东南亚国家为主的24个国家和地区。
他们的历史,是中国外交史上一条几乎被遗忘的支流✚●○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印尼第一批华侨归国至今,
全国现有华侨农场84个,
其中广东23个、广西22个、福建17个、云南13个、海南5个、江西3个、吉林1个。
全国84个华侨农场中,
有41个系五六十年代为安置马来西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泰国、老挝等国归难侨而设立的,
有43个系七十年代末为安置越南归难侨而设立。
今天的华侨农场已经改制为华侨管理区或设镇区,
各国文化和当地人已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居特色的侨乡文化。
汕尾市华侨农场成立60周年各界人士座谈会现场
曾经的执着,让自己变成外人眼中的陌生人。✚●○
回到祖国各地,他们却固守着祖籍地和侨居国的语言和生活习惯,
坚持讲白话、客家话、潮汕话……
也坚持讲印尼话,越南话……
哪怕是做一道越南凉鸡,也一定要用产自越南的鱼露做调料。
华侨农场的来源与侨民的安置✚●○
华侨农场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安置当时从东南亚归国的华侨。
这些归侨,早期的有一部分是因为新中国的建立,
希望在新社会中过上好日子。
但更多的是因为一些东南亚国家开始排华,
如印尼,马来西亚。
这部分归侨通常是拖家带口回国的。
兴隆华侨农场
对于早期归国的华侨,
国家开始是零星地安排工矿企业中工作。
但因排华而归国的华侨大批回国后,
国家已经难以安排他们的工作,
便在农村建立农场,
安排他们从事农业生产。
农场的建立,
通常是在一些山区或偏僻地区,
国家从当地农民那里征收一些土地,
一部分建住房和必要的用房,
大部分作为耕地,给归侨们耕作。
吃水果长大的鸡
农场里的归侨,
也像当时的农村一样,
分生产队,集中进行农业生产。
生产收成也大部分交给国家。
但比农村农民好的是,
农场的职工,每月收的是固定工资,
不像农民,记的是工分。
记工分,就意味着每年的收入要看收成的多少来分配。
充满印尼风味和许多历史故事的"竹竿厝",
冬暖夏凉,
所有带走的未必留下,丢失的未必遗忘。
有网友说
新中国建立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的排华事件,
1960年印尼排华和1978年越南排华。
为了安置归国华侨,
我国政府在南方靠近东南亚的省份,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和云南建立华侨农场。
当年正赶上困难时期,举国上下都很穷,
归侨们刚刚回来的时候很苦的,
据说有人看见一片荒芜的境况哭着不愿意下车。
勤劳的人们啊!
没有房子归侨们就自己动手搭建,
没有水就自己打井。
同时,
国家还从全国各地抽调人才安排到华侨农场开办学校、医院、邮局、商店工作……
汕尾市华侨农场
一是归侨侨眷集中,他们来自各个国家,有着不同社会制度生活体验;
二是绝大多数归侨是被迫离开异国的,在原居留地还有亲戚、朋友,他们与海外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是华侨农场由于政策性、社会性负担较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不快;
四是广大归难侨的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迫切希望加快华侨农场的改革和发展。
华侨的天空
聚居在华侨农场的归侨,
虽然回到祖国多年,
但仍然保留着、传承着原来住在他国的文化与习俗,
说的国语带着异国强调,
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唱的歌曲、跳的舞蹈,
无不充满着东南亚的风情和特色,
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侨文化景观,
是广东省与东南亚各国人缘亲近、文化相通的重要见证,
也是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深化广东与东南亚各国交流合作的宝贵资源。
✖
印尼老师到汕尾华侨培训印尼民族舞
越南肠粉
印尼千层糕
印尼烤棕
越南粽子
印尼九层糕、虾片
百香果、龙眼
马来西亚红杨桃
其实我在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心中千滋百味,
华侨农场,是我们每一个侨区人民不可毁灭的记忆。
每当出远门,一听到有着一腔华侨口音的人,
总是感觉到十分亲切,
我都会主动上前去问:“你也是华侨农场的吗?”
“是啊!你怎么知道?”
“我也会讲华侨话!”
“你是哪个农场的?”
“我是兴隆华侨……!”
“哦哦!我是汕尾华侨!”
………………
是的!
每当别人问我是哪里的,我都会很自豪的说:“我是华侨农场的!”
面对他们疑问的眼神,我都会慢慢的和他们述说华侨农场的由来……
看到他们恍然大悟的样子,我又为多一个人认识华侨农场而骄傲!
华侨农场,封存的记忆即将开启,感谢大家的关注。
关注侨区,宣传侨区,发展侨区!
网络//内容
网络//图片
小渝//整理
来源: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侨农侨香
———— / END / ————
(原刊于广州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