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新中国的建立鼓舞了无数海外华侨,他们满怀着对新生国家的期待,纷纷回到国内定居、工作和生活,形成了一股回国浪潮。而在这股归国潮中,华侨学生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还未完成学业的年轻学子早早相约,在轮船起锚的日子成群结队地来到港口,登上轮船奔向远方的祖国。
归国华侨学生概况
从1949年至1953年,经各地侨务部门接待安置的侨生约有1.9万人,连同未经侨务部门接待而直接入学或参加工作的估计有2到3万人,其中以北京华侨补校接待的为例,1949年为363人,1950年为734人,1951年为930人,1952年为2400人,1953年为4031人。到1958年,先后回国的侨生有5万人左右,即从1954年至1958年间约有2万多名侨生回国求学。据此推算,从1958年到1968年间约有4万名侨生回到祖国升学。
1952年印尼玛琅华侨学生回国时使用的护照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从印尼回国的华侨学生,他们在临行前,都会被当地政府要求签字承诺永远不再回印尼,并在护照上写下“Tidak akan kembali lagi ke Indonesia(同意永远不再回印度尼西亚)”。
1957年6月印尼万隆华侨学生回国时携带的行李箱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归国华侨学生的接待、照顾和管理
对于源源不断回到国内的华侨学生,政府至感欣慰和欢迎,并从接待、考试、入学、补习等环节对侨生给予适当照顾和安排。
“集中接待,分散入学”是建国初期针对华侨学生回国求学制定的方针。广州和北京是侨生回到祖国后的主要集中地,他们在这里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统一招生考试并等待分配。单纯的入学考试照顾不足以解决回国时间不一、课程和学制衔接不上、难以迅速适应国内生活环境等问题,为此,国家先后在侨生集中的北京(1952年)、集美(1953年)、广州(1952年)、汕头(1959年正式改名)、南宁(1960年)、昆明(1960年)和武汉(1960年)七个城市设立了“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集中接收新回国的华侨学生,为其提供文化课程的补习教育,使之达到国内学校相应水平后,即转入各级正规学校。随着各地华侨补校的建立,侨生的接待方针也进一步完善为“集中为主,分散为辅”,即将绝大多数侨生安排到华侨补校学习,再分送到各地学校就读。
除此之外,政府还新办、复办了各类华侨学校,以更好满足归国侨生的不同需求。大部分华侨学生回国后的生活费用由海外亲人寄来的侨汇维持。对于个别经济确实困难的侨生,政府根据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帮助。
1956年柬埔寨华侨学生的广州归国华侨学生中等补习学校证件存执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1957北京华侨补习学校学生合影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投身祖国建设的归国华侨学生
回到祖国的华侨学生实现了多年的梦想,努力投入学习。无论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的华侨学生,还是未能考入大学的侨生,他们绝大多数在毕业后都选择留在国内,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有生力量。
虽然在国家政策的照顾下,侨生上学时都在大城市里学习和生活,不过临到毕业分配时,许多华侨学生选择了“服从分配”,或者选择到边远地区。就这样,归国侨生陆续出现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去到边远地区的侨生,还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华侨学子,他们在到达工作岗位后都兢兢业业,辛勤劳动,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
1951年泰国华侨学生的“到祖国最光荣的岗位上去!”徽章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藏
内容摘自:江振仕《新中国建立后的归国华侨学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