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2019年9月21日
图为周才元(右二)、周有为(左一)到咖啡园挑选咖啡豆。 林永传 摄
(中新网印尼登巴萨9月21日电 中新网记者 林永传)说起“地球蝴蝶牌咖啡”,许多生活在中国的印尼归侨称那是他们“戒不掉的喜爱”。而对于喜爱喝咖啡的广大印尼华人来说,这只“蝴蝶”更是他们的“最爱”。
近日中新网记者前往巴厘岛,访工厂踏咖啡园,探寻这个已有84年历史的老品牌,听“掌门人”细说华人家族四代人悉心呵护这只“蝴蝶”的故事。
图为周才元(左一)、周有为(左二)在工厂评鉴咖啡豆。 林永传 摄
四代华人打造呵护
“地球蝴蝶牌”由祖籍中国福建安溪的一个华人家族创立和传承。上世纪二十年代,安溪龙门人周钟锦“下南洋”到印尼,经东爪哇来到巴厘岛,开办“绵益”商号做土特产生意。1935年开始经营咖啡生意,成为该品牌的源起。
1955年,从父亲手中接过咖啡生意的周鸿儒投资创办咖啡工厂并注册了“地球蝴蝶”品牌;1993年其儿子周有为从美国读书和工作归来协助打理工厂。2012年周鸿儒过世后,周有为成为“地球蝴蝶牌咖啡”的第三代掌门人;如今同样具有国外留学背景的周家第四代年轻人正在品牌包装、营销策略、互联网思维等方面为这只“蝴蝶”飞得更远群策群力。
图为工人正电脑操作炒制咖啡。 林永传 摄
历经四代人的打造呵护,如今的“地球蝴蝶”咖啡厂是巴厘岛唯一上规模的咖啡工厂,每月产销量70吨至80吨。该品牌咖啡成为两、三代印尼华人的首选、成为许多中国印尼归侨慰藉心灵的寄托、也成为巴厘岛普罗大众的“最爱”。
“做当地百姓喝得起的高品质咖啡”
1945年出生的周家第三代周才元旅居香港从事中国茶叶的国际贸易,担任“地球蝴蝶”咖啡厂顾问。因为其弟弟周有为不会讲中文,听闻记者前来采访,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他特意从香港飞到巴厘岛。
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 俞靖 摄
地处巴厘岛繁华区的咖啡厂颇似一个别致的花园,近3000米的厂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萌。
“一切都是我爸爸经营时的模样”。周才元介绍说,爸爸为工厂订下了两条“硬规矩”:一要做质量保证的高品质咖啡,二要做让当地老百姓喝得起的咖啡。
图为数十年经验的拼配师正在区别产品口味。 林永传 摄
该品牌咖啡没有自己的咖啡园,周鸿儒要求“专业的事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其签约的稳定原料供应商为苏门答腊岛曼特宁(Mandheling)、南苏拉威西托那加(Toraja)和巴厘岛金塔马尼(Kintamana)的世代咖啡园,该三个地方是印尼顶级咖啡豆的产区。
图为工人正在磨制咖啡粉。 林永传 摄
记者与周才元和周有为一道,驱车盘旋至海拔近1500米的金塔马尼乡,只见该处的阿拉比卡咖啡园里,柑橘、柚子、百香果等果树间种在咖啡树中,成熟的水果滚落一地没人收成。祖籍福建华安的76岁咖啡农李文顺称,这种园里长出来的咖啡带有自然果香。自祖父开始种咖啡、拥有1.5万多平方米咖啡园的李文顺说,他每年收成的二、三十吨咖啡豆都供给了“地球蝴蝶”咖啡厂。
“好原料没问题,我们只需专注做好工厂的专业事”。周才元说,厂里的工人特别是负责烘焙炒制和拼配的技术工人,都是父亲带出来的几十年经验老员工。
图为手工挑选熟豆。 林永传 摄
据周才元介绍,该厂有一款专供本地百姓享用的简易包装产品,60多年来包装、口味、价钱都不曾变过。这就是周鸿儒定下的“要让本地老百姓喝得起地球蝴蝶牌咖啡”的规矩。如今仅这款产品在巴厘岛每月销量达30吨。
巴厘岛首制“猫屎”咖啡
周才元介绍说,2000年,北苏门答腊曼特宁产区一位村民带着1公斤麝香猫消化过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来到工厂,周有为以100美元的价格买了下来,而当时普通咖啡豆每公斤价格仅4美元。
“当时弟弟被父亲狠狠教训了一番”。周才元说,可是当弟弟将炒制出来的咖啡与朋友分享时,这些很懂咖啡的朋友都拍手叫绝,纷纷以美丽的价钱求购这种咖啡。渐渐地,曼特宁产区的村民都将找寻到的麝香猫豆卖给周有为,他也成为巴厘岛制作“猫屎咖啡”的第一人。
印度尼西亚总统特使、海洋统筹部部长卢胡特。 俞靖 摄
因为这种咖啡豆是野生麝香猫觅食成熟的咖啡红豆后,经消化系统排泄到野外的,很不容易找寻。周有为称他一年的“猫屎”产品只有1吨左右,而且都被特定的消费群体订购。
谋局中国市场 打造百年品牌
周才元说,目前“地球蝴蝶”咖啡还没有在中国市场销售,但每年有很多印尼归侨特意托人从巴厘岛带到中国,该岛的中国游客也将之作为购买咖啡的首选。
图为待出厂的成品“猫屎”咖啡。 林永传 摄
“为了保证品质,工厂严格控制产量。中国市场非常庞大,我们要考虑供应能力,所以不能轻易投放”。周才元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中国懂咖啡的人越来越多。
图为种植各种水果的阿拉比卡咖啡园。 林永传 摄
“我们已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注册了商标,正谋划生产专供中国市场的高档产品”。周才元称,正让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国际视野的“第四代”年轻人规划这一事业,为打造百年品牌拓展可持续的新空间。(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