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雅加达的时候,有一则关于雅加达交通的搞笑故事:有一天,同事去某酒店参加招待会,结果从使馆到我们住的公寓(直线距离约300米),堵了两小时。
雅加达的交通有时真的让人想甩车走人。
(拥堵的机动车道和空闲的公交车道)
在过去两年走街串巷、爬山涉水的探索中,竟然发现拥堵的交通与就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拥堵的交通为很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雅加达的“滴滴”摩托
我曾不止一次的提到雅加达甚至东南亚的摩托大军,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摩托车成为印尼底层人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在极度拥堵的交通状态下,摩托车的机动灵活优势逐渐凸显出来。
在印尼,有两个融合了快递和载客职能的互联网出行软件:“Go-jek”和“Grab”,两大软件名下注册了一大批摩托车驾驶员。你可以在两家公司的APP上选择各种业务,如给客户送快递、送客户去美容按摩购物等。当你走在路上,总会有一群蹲在路边等客的摩的师傅争先恐后的向你喊“Go-jek!Go-jek!”。为了客户安全,他们还提供免费头盔。
(无所不能的Go-jek)
(正在载客的Go-jek司机)
即使没有注册,也可以自己单干,只要拥有一辆摩托车就够了。但是摩的的价格并不便宜,甚至比正规的出租车还贵。
每到午晚饭时间,马路牙子、绿地和小广场是他们扎堆的地方。吃着从路边小摊处买来的食物,喝着速溶咖啡,围坐一起谈天说地,同时也不忘时刻关注手机信息,不错过任何一单生意。
(Kuningan小广场上的Go-jek司机们)
实际上,雅加达的交通拥堵问题很大一部分责任就在这些摩托大军身上。因为他们不守秩序,横冲直撞,钻营取巧,无视车辆和行人,即使你打着转向灯,他们也依然不断的从车边擦身而过,毫不相让。
大堵车中的流动商贩
雅加达大堵车与北上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一堵就是几小时。而在这令人烦躁的堵车大军中催生出了一大批流动职业者。他们随时穿梭于堵车大队中,有的弹唱卖艺,有的售卖零食瓜果,有的推销小商品。置身其中,就像穿梭于一家家流动小超市一样。
这些流动职业者非常细心,比如为长时间堵车的人提供简易咖啡和简单包装的零食,为堵车中的印尼家庭提供各种玩偶模型以安抚车中焦躁的孩子,甚至有的人穿着厚重的玩偶戏服穿梭于车辆之间。如果你驱车去雅加达周边城镇,路上会遇到很多拿着各类瓜果售卖的商贩,你甚至可以在堵车时下车,到路边水果摊买上几斤印尼特色水果,然后再回到车上边吃边等。
(在堵车大队中卖东西的商贩)
其中弹唱卖艺是一个比较水的捞钱方式,因为他们大多只站在车门边弹唱十几秒钟,而且年轻人和少年居多。小公交上甚至还有扒车一族,他们身形利落的跳上各种小公交,有时坐着,有时扒着车门挂在车外,唱上几句就开始伸着手要一圈钱,然后跳下车扬长而去。他们与公交司机混的很熟,并时不时与司机交换信息来获得更多收入。
(小公交上卖艺的印尼小伙)
奇葩政策中的投机者
最匪夷所思的莫过于曾经在雅加达一些主干道,如苏迪尔曼大街和谭林街,推行的“三合一(3 in 1)”政策了。(此文写的较早,目前该政策已经改为单双号限号了,老杜注)
由于交通拥堵,政府于2004年推出了这项糊涂政策。这项奇葩政策规定,在工作日的上午7-10和下午4-7点,私家车辆载人数必须达到3人及以上才可以通过这些街道。
所以在那时,这些主干道的路边经常会站着一些打着“1”或“2”手势的印尼人,有抱孩子的妇女,有单干的男人,专门为那些载客量不足的私家车服务,每次收取2万卢比(约10元)左右的服务费。
(路边搭车赚钱的妇女-图片来自网络)
该政策本意是为了缓解主干道的交通拥堵问题,结果却催生出一大批以此为生的人。有些人甚至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当托儿赚钱,更有甚者给一些哭闹的小孩喂药来完成任务。最终由于此类问题频发,上任雅加达省长钟万学于2016年4月废除了这项长达12年的政策。
马路中央的交通协管员
印尼尤其是雅加达的交通拥堵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政府的道路规划有关。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雅加达的公路规划通常需要避开很多私有土地,因而歪歪扭扭、七拐八弯。
不像中国有很多规范、顺滑的的十字路口,在雅加达,开私家车出行最大的感受就是经常需要掉头和急转,再加上道路本来就不宽,且基本不分车道,路面交通一团糟,小商贩占道更加剧了车辆行驶的困难。
(占道的小贩)
在这些交通拥堵的路口,通常会有几个志愿上岗的交通协管员。他们通过截流对面和其他方向的车流来帮助车辆完成掉头或急转,疏通交通的同时也赚取小费,通常一辆车2000卢比(约1元)。而且他们随时上岗,甚至有很多小孩子看到车辆拥堵或有困难主动上前帮车主顺利通过路口。
(掉头区域的交通协管员)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些想要不劳而获的人鱼目混珠。比如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小路上,有一些什么都不干专门站在马路中间伸着塑料桶要钱的人,还有一些站在并不拥堵的路口存着侥幸心理占便宜的人。
而且,这些交通协管员也并不都起到正面作用。他们有时会为了赚钱无视交通规则(当然印尼也并没有什么规则),为车辆掉头大开方便之门,导致相对车道的车辆寸步难行。甚至有些城镇自己制定交通规则,在特定时段将双行道改为单行道,限制车辆通行。这些举措不仅无法缓解拥堵,反而导致了更大的拥堵。
在第一次去茂物动物园时,我们就有过被限制通行、困在下山路上几小时的经历。而看守在各个路口的人除了少数几个制服外,多是当地人。我们多次想要强行下山,但总会引来几个当地人的拦截,并不断的重复着“NO!NO!single way!”
此时会有一些骑着摩托车的当地人来询问你要不要走小路下山,一边说着夹杂着英语单词的印尼语“follow me”“go”,一边向你比划着。他们会通过在前面带路来获得收入。我有时会想,这会不会是当地政府解决当地人就业的一种手段呢?
马路牙子上的临时停车场
雅加达路面停车场很少,地下或地上停车区域多是一些高档商场、酒店、写字楼,政府机构和大型博物馆等高端场所才具备。比如,如果想去法塔西拉广场遛弯,我们会赶在周边博物馆关门过去,因为周围很难找到停车位,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停在博物馆里。
因为路面停车空间不足,所以一些街道以及十字路口的马路牙子被印尼人利用了起来。
沿着老城区的街道行走,你会看到很多“parkir”牌子,那都是一些与沿街门头店商量好的印尼人开辟出的临时停车场。其实根本谈不上“场”,只是些狭窄的马路牙子,如果车技不到家,很有可能停不进去。
(停车标志)
这些从事停车行业的印尼人也很有眼力,发现街上有犹豫的车辆,便主动上前帮你拦截车流,引导你进入他们的停车区停车。而且这些负责停车的师傅技术很高,再狭窄的空间也能指挥你成功停车。
所以每次当我们陷入找不到停车位的困境,在街上不断转圈时,我们就会寻找路边的停车标志,希望有个停车管理员从天而降。
(3个占道停车的停车管理员在聊天)
除公共场所外,一些私家饭馆门前也有停车管理员,他们多是为各自饭馆服务。多数饭馆是没有收费的硬性规定的,但是我们还是会给管理员小费,来答谢他们协助我们车辆进出。当然,有时候也会遇到无缘无故突然冒出来讨要停车钱的人,我们一般不太计较,因为通常停一次车才5000卢比(约2.5元)。
(路边临时停车区揽客的印尼人)
印尼的交通和就业就这样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连接。看似杂乱无章、毫无秩序可言的交通环境中,竟被印尼人开发出如此多的就业岗位和赚钱渠道,并且充斥着只有印尼人自己才懂的潜规则。所谓懒人有懒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在印尼应该改成“靠堵吃堵”。
我想,印尼人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没有政策,自理自治”的处事风格,是他们能够在这个欠发达国家生存下去的重要原因。
(爱照相的印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