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老归侨的故事(第241篇)
祖国,我想对你说
2019-09-20 13:46
郁美兰(印尼归侨)
文来源/侨联之友通讯社
南洋侨网 梭罗河
祖国,我想对你说:强大的祖国是侨胞坚强的后盾!
我叫郁美兰,是一名华侨。多年前,祖国派人在国外找到了我和哥哥并带回国。我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组建温暖的家庭,并走上工作岗位,这一切都离不开祖国的关怀。
1945年,我出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一个名叫巴雅公务的小镇上。就在我出生前几小时,我的父亲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暗杀。此后,我的母亲带着哥哥和我,依靠父亲留下的微薄遗产以及周围华侨的资助,在印尼艰难地生活。
6岁时,父亲的好朋友蔡清竹先生把我接到了雅加达的中文学校读书。那时起,我陆续从当地报纸以及父亲朋友的口中了解到,父亲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他用手中的笔作为武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了400多篇政论、杂文,以这种形式参与抗战、保卫祖国。同时,通过传播到印尼的中国电影等,我也逐渐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对祖国的向往愈发强烈。
曾与父亲一同在印尼抗日的挚友胡愈之先 生回到北京后,委托郑振铎先生通过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寻找我和哥哥。1960年,在胡愈之老先生的关心和大使馆的关照下,我和哥哥终于回到了中国。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到,海外的孤儿有了娘。如果没有祖国,我将永远是一个流落海外的孤儿。
回国后,我被安排在北京的华侨补习学校学习。我和哥哥依靠父亲留下的稿费,以及国家提供的奖学金生活。虽然是物质条件尚不丰富的时代,但在北京的那段时光却让我感到无比幸福。作为一个曾流落海外的归侨,我比任何人都珍惜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归属感。同时,我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辜负郁达夫这个名字,不辜负无数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安定和平,不辜负国家对我的关心与照顾。
1970年,从北京石油学院的仪表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我一直在石油战线上工作,希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报效国家,并且主动放弃了本可以十分优越的生活,来到新疆支援建设,一待就是十年。1980年来到南京后,又在南京炼油厂工作了七年。
出于当时发展建设的需要,江苏的侨务部门需要一位能够与侨胞沟通、为侨胞服务的工作人员。因为我的归侨身份和特殊经历,1987年,我被调到江苏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国外处,从此走上侨务工作的岗位,后来又担任江苏省侨联主席,与侨胞这个群体结下浓到化不开的情缘。
海外侨胞是有着深厚家国情怀的群体,无论在抗战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都对祖国贡献良多。抗战时期,他们为共产党的军队捐赠飞机、输送人才,甚至放弃海外安定的生活,回到祖国参加抗战。国家的经济建设也离不开侨胞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先敢于到中国来投资的不是外国人,正是带着对祖国满腔深情的侨胞们。
然而,海外侨胞们刚刚回到中国时,因为对国情和投资环境缺乏了解,内心难免忐忑。我本身就是华侨,对海外侨胞的生活习惯、思维想法也比较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作为侨办的工作人员,主动承担起联系侨胞的责任,向他们宣传祖国的发展建设成就,架起他们与祖国之间的沟通桥梁,认真地办好侨胞提出的每一件事。我们双方在这个过程中也建立起对彼此的信任。就这样,越来越多的海外侨胞来到中国投资建设。比如,江苏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江海木业,就是菲律宾华侨庄启程先生通过我们侨务部门的介绍,在无锡投资兴办的。
祖国的发展离不开侨胞的支持,能在侨务工作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十分自豪。抗战时期,父亲一直竭力掩护一同远赴南洋的抗日文化人和当地的游击队,援救了不少在新加坡、印尼的侨领。直至生命最后的时刻,父亲也一直在为海外侨胞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从事侨务工作,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也是继承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为祖国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我深刻地感受到,一个强大的祖国是海外华人华侨最坚强的后盾。衷心祝愿祖国发展越来越好,让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温暖。
300多位海外琼籍乡亲回乡寻根:品乡情 看巨变
发布时间:2019-12-01 16:02:18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张茜翼 洪坚鹏 凌楠
海内外乡亲在文昌孔庙参观。 洪坚鹏 摄
中新网海口12月1日电 (张茜翼 洪坚鹏 凌楠)参加十六届世界海南乡团大会的300多位海外琼籍乡亲,30日分赴海口、三亚、儋州、文昌、琼海、万宁等地“寻根”,在体味浓浓乡情的同时,感慨“家乡变化太大了”!
海内外乡亲在文昌孔庙参观。 洪坚鹏 摄
当大巴车由三亚行至文琼高速上,来自美国北加州海南同乡会的韩中元感到“家越来越近”,便打开手机拍摄路边绵延生长的椰子树和槟榔树。
“海南生态比过去好!一路上没有看到一片裸露的黄土。”韩中元告诉记者,他上世纪90年代初移居美国旧金山后,至今只回过海南两次。现在海南的发展发生了天翻地覆变化,甚至有些之前熟悉的路都不认得。
文昌有“文化之乡”之称。乡亲们参观了文昌孔庙和文昌学校,了解家乡崇文重教的传统与历史。来自文莱的“侨三代”俞浩瀚此行与母亲、阿姨等8人一起回来省亲。“这是我第一次回海南,想看看家乡是怎么样的。”
侨乡风貌日新月异,让琼籍华侨华人感到欣喜。行走在沙美村全长1.8公里的滨海长廊,外是内海湿地,碧波连天,生态景观尽收眼底,内是沙美村沿山而建的村落和特色民居,错落有致,田园风情让琼海籍海外乡亲流连。
“琼海发展越来越时尚。”日本海南同乡会理事陈所畅诧异于海南乡村之变。他说,沙美村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融合发展,让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实现家门口的创业就业致富梦想。
海内外乡亲参观琼海沙美村。 张茜翼 摄
虽然是第一次来琼,一些年轻华裔表示“故乡并不陌生”。“吃着家乡菜,仿佛就是记忆中的味道。”马来西亚“80后”琼籍华裔林晓思是“侨四代”。她说,父母重视对孩子的中华文化教育,她小学在华校念书,参加当地海南乡团活动,不仅在中秋、春节等节日联谊联欢,还有奖学奖教、敬老活动,乡情浓郁。
“我是回来看看祖屋、看看乡亲。”73岁的印尼琼籍华人黄美群说,印尼泗水的华人非常团结,不仅扶贫济困互帮互助,还教育后代饮水思源、不能忘本。每年,当地琼籍侨社都要资助5名华裔到海南的大学学习,了解自己根之所在。
老一辈琼籍华人不忘桑梓的情谊代代传承。当年,新加坡侨领王兆玑发动集资数十万余元人民币,为家乡修路,并在其家乡琼海市田头村建起小学教学大楼和宿舍。
现如今,王兆玑的儿子王其俊追随父亲的脚步,回到海南创业,在澄迈和琼海分别开设餐饮店和烘焙店。王其俊告诉记者,他第一次回海南,是1993年参加第三届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浓浓的乡情让他触动,故乡人、故乡情便成为他的牵挂。他关注海南旅游、农业等领域,希望通过考察找到商机。
活力,是华侨华人对家乡评价最多的词。车辆行驶在滨海旅游公路上,万宁的美丽风光一览无余。兴隆则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归侨带回的异域风情,发展成为海南著名的“旅游驿站”。高雄市海南同乡会理事长林金美将一路看到的美景都用手机记录下来。
建设自贸区(港)的海南聚焦了华侨华人的目光。加拿大乡亲顾小英说,发展中的海南日新月异,她将大力宣传,发动更多乡亲回琼考察,为海南自贸区(港)建设牵线搭桥。(完)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点击右上角可分享到朋友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