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与爪哇岛北岸古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e3fb7bc53da6464f468b4a70cb8a95ac.jpeg

神塔清真寺图片来自WIKIMEDIA.ORG.

08f8c10a6a6e863eaf2ba32b256abbbe.jpeg

神塔清真寺(1537年)

  十六世纪时,古突士(Kudus)是伊斯兰教发展的中心之一,在这里发现大量伊斯兰历史遗迹十分正常。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遗迹便是位于旧城区中心地带卡乌曼(Kauman)的神塔清真寺(Masjid Menara Kudus),这个清真寺对爪哇伊斯兰教徒来说是神圣的殿堂。

  神塔清真寺(Masjid Menara)曾名为阿克萨清真寺(Al-Aqsa),也坐落于古突士的卡乌曼地区。据当地史料记载,这座清真寺(1537)的建造人是贾法尔·梭迪克(Kyal Ja’far Sodiq)或者苏南·古突士(Sunan Kudus)。

这个清真寺的塔身和大门明显烙印有印度建筑的风格。尽管没有明确记载,主建筑的确已经历多次翻新,有可能只有塔身还保持原样或只经微细改动。与淡目清真寺(Masjid Demak)情况相似,神塔清真寺(Masjid Kudus)也有圣墓,分三层的木制屋顶结构也近似古爪哇其他清真寺的建筑风格。

  神塔清真寺的塔身还保持着印度-爪哇式的前伊斯兰建筑风格,具体来说就是具有麻喏巴歇时期的红砖风格。其中,看起来与众不同的要数神塔清真寺摆放大鼓(用于召集穆斯林祷告)的位置。一般来说,大鼓通常悬挂在清真寺阳台的天花板下,而神塔清真寺的大鼓却直接置于塔顶,这样的位置在爪哇岛找不到相同的第二家清真寺了。

另外,神塔清真寺的塔身形状容易使人联想到巴厘印度教的库尔库尔庙(Candi Kulkul),库尔库尔庙的大鼓用于发布危险警报,如火灾和其他公共事件。

  而中国文化对神塔清真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墙上的瓷碟装饰,甚至塔墙上就有直接来自中国的碟子,萨凯(Sakai,2009)的最新研究指出,具体的来源地点是占婆(Campa)。

  尽管建成时间晚于淡目清真寺(Masjid Demak),神塔清真寺也沿用了四根主木柱的建筑结构。新清真寺沿用旧清真寺(淡目清真寺)的木制建筑结构十分正常,假若淡目清真寺的木制结构的确是由三宝垄中国船工施工承建,那么久可以归结出,这个结构后来被当地木匠所接受并沿用了。

  至今,神塔清真寺背后的卡乌曼村还有几家古突士传统老房子保留了雕刻风格。据当地口传的故事,古突士地区的木雕和工匠知识继承自华人郑麟成(The Ling Sing)(Lombard,1996:316;Graaf dan Pegeaud, 1985:108-122),他的坟墓在神塔清真寺不远处,每年伊斯兰教历正月十五日,人们都会悼念他。可见,古突士传统房屋和清真寺建筑显然受到中国木匠的影响。

b57a5354b760c6a39bd0e17d08889db3.jpeg

加里曼丹省首府帕朗卡拉亚的空气污染指数昨日达到500点的“危险水平”。(路透社)

惹巴拉满定安清真寺(1559年)

  满定安坟墓和满定安清真寺坐落于惹巴拉市中心以南五公里的惹巴拉县,达胡南乡,满定安村。这个位置对住在惹巴拉不同地方的人来说,都是用四轮车即可轻松抵达的地点。

  满定安清真寺(Masjid Mantingan)采用了爪哇古清真寺的典型建造风格(比如屋顶使用主支柱结构,并且分三层,清真寺前沿有走廊,平面图呈四边形等等)。

另外,满定安清真寺后面还有坟墓。这座清真寺建于1559年卡莉娜玛女王(RatuKalinyamat)统治期间,爪哇纪年(candrasengkala)1559年于米拉地区(area mihrab)被发现。

  有大量的当地史料和口述历史都能证明中国工匠与满定安清真寺的建筑风格有密切关联。可为何此事极少被提及到?其实,历史就是对过去故事的阐释,不同背景的阐述者对历史有不一样的见解。甚至有人说,成王败寇,历史都是赢家撰写的。

        格拉夫和皮若(Graaf dan Pigeaud,1985:301-304)指出,十七世纪沿海与内陆地区之间曾发生过战事,最终内陆的马打兰王朝(kerajaanMataram)胜出。因此,格拉夫和皮格尔提醒人们分析历史时要增加“沿海”视角,不能受资料牵引只从“内陆”视角出发。

  清真寺墙上由黄岩石刻成的雕刻品明显是中国风图案,而这也是中国工匠参与该寺建筑的证明之一。并且,卡尔蒂尼(RA Kartini)在她的书信中也说到,她曾经拜访满定安苏丹(哈迪利王子)的坟墓,其中就有很多画有中国风图案的房子和雕刻品(Graaf dan Pigeaud, 1985:131)。

b0d936f2a57523c4596b8e4a0909b91c.jpeg

受中国艺术影响的满定安清真寺的装饰图案,图片来自NASIRULL AHSIHITAM网站。

  对惹巴拉地区木匠行业做出重大贡献的要数徐伟源(Tjie Wie Gwan)。据当地口述故事,徐伟关的坟墓建在哈迪利王子(PangeranHadiri)和卡莉娜玛女王(RatuKalinyamat)的坟墓之间。

甚至有人认为,满定安清真寺周边坟墓群里美丽的中国风木雕也是徐伟源的作品,因为他在卡莉娜玛女王逝世数年后才离世(Qurtuby,2003:137)。不同于制陶瓷技艺,中国人十分乐于向当地木匠传授知识。

 

据格拉夫和皮若(Graaf dan Pigeaud,1985:133)猜测,惹巴拉地区精致的手工家具和木雕都出自十五六世纪的中国移民之手。

  直到1910年,到访满定安清真寺的人都说它是红砖建成的,有三层屋顶和三扇双叶门。1927年,人们使用水泥石灰修缮满定安清真寺建筑群,导致其原貌遭到破坏。于是人们在新建筑上粘上取自老清真寺的浮雕板块。大约在1978至1982年,满定安清真寺再次被修葺,原先的三层屋顶变成如今的单层,前面走廊的柱子被拆除,浮雕也被移除。

总结

  平面图呈四方形是爪哇古清真寺的特有特征,淡目、古突士和满定安清真寺的平面图都是四方形。它们在建筑结构上存在共性,也就是使用四根主柱在中间作为主要支撑,然后根据面积大小排列其他支柱。十五六世纪之后的爪哇清真寺几乎全都采用这样的建筑结构,后来还运用到几个世纪后的爪哇房屋和前厅建筑中。

  此外,十五六世纪建成的爪哇古清真寺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三级屋顶(以前甚至有五层之多),而清真寺前的走廊(存在于很多爪哇古清真寺中)则是后来年代新增的部分。(47) 国际日报

69706b674ee4aa35467066d33e1634c8.jpe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