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芝兰老店新旧事:雅加达唐人街的变与不变

青少年时代,总不免对所谓现代化、时尚的事物盲目崇拜。

比如曾几何时,我一见到高楼大厦就会产生莫名的兴奋。

记得1986年,我刚从基层工程队进入《铁道建设》报当了一名小记者,初出茅庐,懵懂无知。那时候,铁四局八层高的机关办公大楼,还是省城合肥最高的建筑。我每次路过,都会情不自禁仰头张望,虽然它下属的报社并不在这座楼里,但我依然会偷偷涌出一种浅薄却由衷的自豪感。说实话,提前30多年,我就因此在心里喊出了前两年风靡一时的赞美神句:厉害啦,我的局!

231b85b311a6f5754fcf01b84477da59.jpeg

总部设在安徽合肥的中铁四局是我参加工作时的老东家,其1980年建成的办公大楼至今看来仍不落伍。

我的发小同学王保良,当时在铁四局团委工作,办公室就在机关大楼八层,我曾多次预言他“高高在上,前途无量”。后来果然被我言中,这家伙逐步升迁杀奔京城,在一家央企当了不小的官。

当年有一天,我们共同的哥们张文喜(也是我报社同事)的小妹妹粉莲来了,文喜和我还有保良,便一起陪着才十几岁的粉莲参观四局大院。文喜用手指着机关大楼告诉妹妹,保良就在八楼上班。粉莲一听,睁大了眼睛:“哎呀,真的呀!保良哥当了那么大的官啊!”——小姑娘天真地以为,在最上面工作的人一定是级别最高的。如此一来,在粉莲眼里,原本又瘦又小的王保良,顿时变得像八楼一样高不可攀。

又过了两年,我和爱人旅行结婚去了北京,在东长安大街建国门外,看到当时北京最高的29层国际大厦(因外立面全部为褐色玻璃马赛克,又叫巧克力大厦,乃那个年代北京新建筑的地标)巍峨耸立,自然心潮澎湃,特别买了彩色胶卷,装模作样站在大街上,以大厦为背景拍了不少照片。现在想想,似乎有点可笑。说到底只因当时年轻,见识又少,很容易就被高大上的东西“鬼迷心窍”。

岁月流逝,年岁渐长,国内的城市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千篇一律的新建筑,让人完全没有了新鲜感。反倒是那些不起眼的旧日景物,使我兴趣盎然,每次相遇都倍感亲切,流连忘返。

我知道,这是自己正在年华老去的节奏,也是心智成熟到一定境界的结果。

老实说,经过多年来三番五次的大拆大建,现如今在国内逛街,已很难找到几间原封不动的百年老店了,各地所谓的老街,其实也都是近年来重建或翻修的店铺。倒是在发展相对缓慢的印尼唐人街上,仍保留着各式各样、历史悠久的老店。这些老店多为祖传,营业方式几代人不变,原汁原味,承载着悠悠往事的记忆。

下面,就请各位跟我再到真正的班芝兰老店逛一逛。

大人物光顾的“高等”理发社

班芝兰(Pancoran 印尼话读作潘卓兰)是条唐人街。在雅加达,它的大名无人不晓。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应该至少在150年前,这里便成为一个热闹的集市,慢慢汇集了店铺、菜市、旅馆、酒楼、影院、书局、学校、报馆、庙堂为一体的九大行业,形成颇具规模的华人商业区。

2012年,一位笔名红方的华侨前辈,曾在《星洲日报》撰文,描述往日的班芝兰,津津乐道:

追溯往昔,外地访客来到吧城(椰城旧称),若不到班芝兰游览见识一番,可说有虚此行。当时它不仅是全城的杂货集散中心,而且聚集了各类华族商店,摊档林立、吃喝玩乐、一应俱全。例如一乐园、茗香、大罗天菜馆或茶馆等,放映华片的上海影院,放映西片的奥迪安影院和放映印度片的Chandra影院,还有上海、开明、南星、好好等书局,以及上海、天良等百货公司和中华、明星西药房、正大中药铺等。

此外政府曾公开组织花会及元宵节,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少男少女到此打情骂俏。

而且每天一到夜间,星罗棋布的摊贩摆设缝纫密疏有序,挤满了街道甚至延绵到大南门,彼时乐声夹杂着叫卖声人声鼎沸,四面灯火辉煌形成了街头奇观,彰显夜夜笙歌的中华文化,又体现出太平盛世之景象,游人怡然自得的穿梭往来于人群中,怀着迷恋灿烂夜色的浪漫情调之心态。可惜此情此景一去不复返矣。

a6fc18fef289c1093f034dcb14d7872a.jpeg

二战前的印尼雅加达华人区草埔(Gelodok)及班芝兰(Pancoran),已经涌现有大屋及轿车的富裕华商阶层。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如今的班芝兰已今非昔比,魅力风采褪色不少。虽然白天还是热闹沸腾,但夜市早已不见,电影戏院全都消失,稍有规模的中文书局仅剩一家,乏人问津。幸好还有一些老店铺依然如故,让笔者感觉值得一写。

我在印尼这些年,时常去班芝兰走走,主要三件事:买东西、吃饭、理发。我到班芝兰,来回都要经过靠近大南门哈淹乌鲁大街的一条横巷。这条横巷很窄,左侧有七八间老旧的店面,右侧原来是一座五六层高的老牌商场“光荣超市”(Gloria Supermarket),2009年8月16日,印尼国庆节前夜被大火吞噬,变成废墟,里面350家小店荡然无存。后有一位叫谭柏叶的华商英豪,斥巨资在此新建一座古香古色,充满中国建筑元素的35层大厦“唐城坊”,去年开业,巍峨壮丽。

aa674740f2f8aa25a808d7c0d62abeb9.jpeg

上图:2009年毁于大火的班芝兰光荣商厦。

下图:华商富豪在光荣商厦原址新建成的35层商住两用大厦“唐城坊”。

cbed7a24c5c69dd1571e20a0f7bb68ae.jpeg

再说这条名叫Gang Gloria的横巷,至今仍有许多摆摊子的小贩。

我有时候会在华人的小食摊吃一碗面,或者到爪哇人摆的卤水摊前切几块卤猪肉解解馋。我很纳闷,印尼土著都是回教徒,怎么会经营这种卤猪肉的生意呢?可能他们是极少数信仰基督教的印尼人吧!有华人朋友告诉我,他们也是穆斯林,只是为了做生意赚钱,做卤肉卖给客人而已,自己不吃就没问题。噢,原来是这样!我对此半信半疑,但这宗教的事情谁也讲不清楚,还是赶紧打住说点别的吧。

59377460b6612580d05e1be7abcad3c9.jpeg

Gang Gloria横巷一瞥。

那天我从班芝兰逛完了,又经过横巷打道回府,见一位印尼老哥支着一辆手推车,正在那儿炸油条,就让他现炸几根给我包回去。我这正看那印尼老哥用大长筷子从油锅里往外夹油条呢,忽然有人打背后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丁先生,好久不见,你没回国吗?”

我吓一跳,转过头,只见一位七八十岁,戴鸭舌帽的的高个子老人正严肃地望着我。

哦——原来是“班芝兰宾馆”(Hotel PancoranJaya)的理发师杨先生。

“杨老您好!您退休了是吗?怎么这两年我去宾馆理发都没看见您呢?”

“我后来跳槽到这边的高等理发店做了”。杨老用手一指旁边一间店面,就在油条小食摊对面几步远的地方。

他说:“我刚才在店里坐着,看到你在这儿买油条,就出来见你。你过去经常找我理发,这会儿理发店没生意,想请你进去坐坐。”

“好啊好啊!那我就请您再给我理个发吧。”我欣然答应。其实我头发挺短,上个礼拜刚在别处理了,但我还是跟着杨先生走进这间高等理发店。

高等理发店位于横巷10号,门脸很小,也无中文招牌,左边玻璃窗上的印尼文PEMAANGKS RAMBUT KO TA NG,写着本店的名称,翻译成中文就是“高等理发社”。

0ee69df8738047a31e07a92b7d3b2567.jpeg

78岁理发师杨先生在高等理发店门前。

这间传统理发店,里面其实不小,六七十平方,摆放四五张老式的转椅,店面也沒有任何特別起眼的裝潢。正中间墙上,挂着一块中文牌匾,上写“精工妙手”。那个“工”字,被当年的书法家写的像一个“王”,那些略通中文但不求甚解的顾客进来,就每每念错:“哇哈!精王妙手”,然后喝一声彩:“好!写的很好!”

1a17e6a5ddca9f976e1d8aad49d1c0cb.jpeg

杨老一边为我理发,一边和我拉呱,我才知道这间貌不惊人的高等理发店,其实颇有些不平常的说头。

“你看到墙上那些照片和剪报没有?我告诉你,别看这个理发店普普通通,又在唐人街的小巷子里,不熟悉的人可能找不到。但是,时常有大人物光顾本店,你看,那边是现在的总统佐科威和店老板,也是理发师阿明的合影。这边是雅加达省长、副省长来这里理发的照片,还有几个部长和国会议员都曾经来过。所以,印尼和新加坡的媒体多次报道过这间高等理发店,我们其实很出名、很出名。”

d1fea475eba4793e96ebd7dfa9e6e362.jpeg

总统佐科威光临高等理发店和店老板阿明的合影。

1525424efb46f05cbf41c7069197667a.jpeg

2015年时任大雅加达特区副省长查罗特(Djarot Saiful Hidayat)在高等理发店理发。

0d9a8387f3c90e5c71d665252d75f79c.jpeg

印尼发行量最大的主流媒体《罗盘报》曾用一个整版的篇幅发表这间华人理发店的专题报道。

“噢!雅加达比这高级的理发店有的是,总统和那些高官为何喜欢光顾你们这里呢?”我问杨老。

杨先生回答:“原因很简单,除了我们的技术好以外,最主要是高等理发店1936年开业,到现在已经83年,比我的年纪还要大5岁,是雅加达最老的理发店。老板去世,他的两个儿子接班,一切保持原状,使用的工具仍然有古董级的剃头器材,从各式剃刀、扫刷、剪刀等,甚至到磨刀的小牛皮片、粗细颗粒的磨石都有。而这些东西在新潮的美发店都看不到了,所以会吸引大人物和媒体记者前来我们这里体验。”

杨老说,高等理发店的老东家是福州人,早年从中国来印尼,一开始也是挑着担子到处流动的理发师傅,后来有了积蓄,就和另外两位理发师一起合伙开了这间店面。杨先生说的那种剃头挑子,如今国内有些地方还能见到,一头是工具柜带坐凳,一头是小火炉,上面坐着一个铜洗脸盆。

传统理发师,除了理发,一般上还会捏骨、敲背、掏耳朵。雅加达高等理发店的少东家阿明兄弟俩,也会这些快要失传的绝活,从而成为本店独有的一项招牌服务,因此受到老顾客和不少印尼高官的追捧。

尽管如此,高等理发店的生意已经不像以前那么热闹,继续生存也出现了危机。原因在于,作为传统理发店,其服务对象从古至今是男人,女人和年轻人如今大都光顾新潮理发店,可以烫发、染发、护发,还能提供比如护脸、修染指甲等等美容服务。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后继无人。比如高等理发店最原始的三个股东人,除了阿明兄弟俩子承父业,学了理发的手艺,另外两个股东的子女都不愿意再干这一行,就把理发店转让给了阿明兄弟。两年前少东家阿明生病不能上班,店里人手少,只好从别的理发店把技艺比较精湛的杨老先生挖过来顶上。“理发这个行当的发展已经不像从前那样简单!”杨先生的表情有些凝重。

1df21330faa153fe7353c96648aafebb.jpeg

要打烊了,年迈的老理发师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店里显得有些落寞。他不知道这间名气很大却后继乏人的传统理发店,还能开多久。

临别时,老人把我送出店外,又说了一句:“时代不同了,一起顺其自然,大家都多保重吧”

百年“德记”茶室

从高等理发店向右,隔壁的隔壁,就是那间“雅加达最古老的咖啡店——德记茶室”。从前的日新学校和华中附小,以及中华戏院就坐落于附近,后来都已拆除,只有德记未曾变样。

d3335edc54d353a34484a7fb9c47ac4d.jpeg

德记茶室1930年的老照片,当时的招牌叫德记戈丕(印尼话咖啡的译音)室。

e8e8ec091cc08077e1e173a5afdaf241.jpeg

现在的德记茶室煮泡咖啡的柜台。

在当地华人眼里,德记茶室的名气远比高等理发店大的多。一方面,高等理发店才83岁,德记茶室已有百年历史;另一方面,人们理发,一个月一两次足矣!“叹茶”泡咖啡馆却是每天的习惯。所以,很多老一辈的回忆录里都有提到过德记茶室,如今网上有关雅加达旅游攻略的文章里,德记茶室的大名也经常出现。

有媒体这样报道过德记茶室:

走进这间不大的咖啡店,就像穿越时光进入了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老电影,店内还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装饰:吱嘎作响的吊扇、木质座椅、在店内随意兜售零食的小贩。每天中午11点左右,都有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高级轿车里走下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随意点些点心,饭后来一杯德记咖啡,边喝边读中文报纸。

从路边摊起家的德记茶室祖传好几代,经营方式从未改变,只供应热的或加了奶的黑咖啡。至于星巴克连锁店里的什么卡布奇诺,拿铁,或其他任何时髦的新式咖啡,这里概不提供。

cff6a3873e0fa30ac2c73e1cf6ed5d44.jpeg

德记茶室的黑咖啡。

这么多年,我只去过德记茶室两次,对于喝咖啡,咱是个外行,也没喝出名堂。我只知道,店主人姓梁,70多岁,印尼名字叫拉蒂夫,梁家祖籍应该是梅县松口一带的客家人,因为店里人多嘈杂,我也不便开口追问更多有关主人家在印尼开店的渊源细节。据当地媒体报道,拉蒂夫梁老先生2017年接受采访透露,前些年佐科威总统担任雅加达省长的时候,曾经光顾他的咖啡店,非常喜爱店里的黑咖啡和豆饼等当地小食。他形容佐科威和蔼可亲、有耐性、温文有礼,是个愿意倾听民声的好人。

德记茶室其实是一间中式餐厅,除黑咖啡之外,还有它的鸡肉干面 (Mie Ayam)和猪肉粽子也很受欢迎。鸡肉干面做法简单,干面上淋卤肉(鸡肉)和附上一些蔬菜,再加上油葱酥或青葱配一小碗菜汤,份量虽然不多,吃起来也蛮舒服,很香,我猜应该是悄悄放了点大油,不少原住民不知道,或者是装着不知道,也吃的挺欢。

0cde49a0a0624e2f51ef9b29ccfd9819.jpeg

德记茶室实际上是个印尼客家人开的中餐馆。

由于德记茶室因历史悠久而著名,印尼某大学汉学系的一位学生Nur Rahma Medina,甚至以德记茶室奉行的“ 仁、义、礼、智 、信之商业道德”为案例,用印尼文写了一篇题为《印尼华裔商人的孔子思想》的毕业论文,成功获得了汉学专业的学士学位。

延续免费奉茶传统的汲泉茶舍

去年11月,我的朋友、中新社驻雅加达分社社长林永传发了一篇报道《印尼唐人街:华人茶舍延续百年免费奉茶传统》。

永传兄在报道中写道:“这家名叫“汲泉”的茶舍,位居雅加达北区班芝兰唐人街入口处的三角地带,为两层骑楼式建筑,三面临街。“汲泉茶舍(PantjoranTea House)”的溜金木质招牌虽然已显斑驳,但格外醒目。

招牌正下方骑楼过道处,一张长木桌上整齐地摆放着8个大茶壶和10数个搪瓷小茶杯,偶有过路的人倒上一杯茶水,一饮而尽后自在地离开。”

c20b9bac7a585194dd4a263dcb09ed2f.jpeg

汲泉茶舍外景。

文中所说的汲泉茶舍,我也多次从其旁边走过,因为粗心,并没有注意过免费奉茶的情景。看罢林永传的报道,我又抽空前往,兴冲冲地体验了一把,果然如报道所说,免费奉茶,分文不收。

dabb289a29fe2618623db34c74c3e737.jpeg

茶舍招牌正下方骑楼过道处,一张长木桌上整齐地摆放着8个大茶壶和10数个搪瓷小茶杯,为过路口渴的人免费提供茶水。中新社图片 林永传 摄

原来,茶舍所在的这栋建筑已有百年历史,两层荷兰式的洋楼,红色屋瓦,三面白墙环绕。早在荷印时期,曾是一位“甲必丹”(荷兰官方任命管理华人事务的侨领职务)Gan Djie的办公地。当时,那位“甲必丹”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印尼女子为妻。夫妻俩乐善好施,每天都在办公室门口的骑楼过道摆上8大壶的茶水,供过路口渴的人免费饮用。久而久之,附近民众将该条街的名字都叫Patekoa,直译为中文就是“八茶鼓”,而印尼文“tekoa”发音“茶鼓”,就是“茶壶”的闽南语说法。

后来经历世事更迭时代变迁,该建筑曾作为雅加达远近闻名的“中华药房”铺面近30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荒废。

818ac3f93a13b9ea77b130d0ef245762.jpeg

1930年代和如今汲泉茶舍建筑风貌的对比图。

直至2014年,一位华人老板响应印尼政府“旧城振兴计划”,重修了该座百年建筑,开起了这家茶舍,并延续了免费奉茶的百年老传统。

在这座西式建筑的茶舍内,挂着大红灯笼,摆放着木质桌椅、古董,一个茶桌旁,摆着刘备、关羽、张飞三尊栩栩如生的陶塑,墙上还有一张关公手提青龙偃月刀的油画,处处展现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使之增添了不少中西合璧的历史韵味。

汲泉茶舍内景。a51aa1a3db766c09f4c3f2d3f3ac6483.jpeg

b8e0be6951c13841b8051a68aaebf3d4.jpeg

汲泉茶舍经理并非华人,而是一位名叫罗那德的印尼人。他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过八碗奉茶的故事,我们现在用传统的中式经营,除了路人可以免费喝茶,其他客人来了也在店里买一些好茶。

免费奉茶的宣传效应,吸引了过往行人的目光和众多媒体的关注。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雅加达旅游观光的景点之一。

相比与建筑漂亮,焕然一新的汲泉茶舍,毗邻的唐人街上的许多店屋已显得残破不堪。然而这个恢复免费奉茶传统的茶舍,又为走过历史伤痕的唐人街带来了几分明亮的色彩。

对我而言,在这异国他乡评说历史,劳神费力,恐怕也只是隔靴搔痒,不深不透,但至少我已在这耳闻目睹中,感受到了印尼华人百年沧桑的变与不变。

5aed70326fe88c99de2727f4c1e588b5.jpeg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