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什么是印尼华人心中最惊悚的“假想”?

疫情之下 什么是印尼华人心中最惊悚的“假想”?

印尼警方昨晚在东爪哇省泗水封锁一条繁忙道路,防止冠病传播。(法新社)

作者:连俊伟

3月2日,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亲自公布出现首两起2019冠病病例的消息之后,印尼民众才从隔岸观火中醒来,“武汉”马上成了众人口中的热词。

在社交媒体的助力下,现实的警报又被幻化成一场模糊主题的舆论热潮,各种谣言随着疫情不断扩大蔓延。但在之后两周,当局公布的确诊病例数量增加缓慢,整个社会保持着若无其事的生活节奏,只有一些关注国外疫情的华人开始储备生活物资。

对印尼华人来说,犹如1965年和1998年的排华时期,在信息封锁和恐惧感笼罩的无奈处境下,已经操练出一种“假想”的能耐,处身当前全球暴发的疫情当中,未必能“假想”出客观理性的态度,也可能诱发恐慌。

疫情之下 什么是印尼华人心中最惊悚的“假想”?

雅加达一家超市贴出口罩售完的标牌。(路透社)

3月中旬,印尼政府开始推行居家办公、关闭商店等措施,削减国际航班,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限制,开始察觉事态严重。大家突然发觉一心向往的“宅在家”原来是一件沉重的身心负担——超市内食品和日常用品迅速被抢空,口罩和消毒液等防护物资严重短缺。在这种特殊处境中,唯一获益的恐怕就是网购了。

难以承受大规模封城

这次的疫情也深刻考验着印尼政府在统筹防疫方面的决策,以及民众与政府的配合意识。印尼政府提出的“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ing)应对措施受到各界的质疑和反对,政界和民间普遍认为这不是充分的应对策略,敦促政府立即采取封城措施。

但客观地说,印尼政府坚持采用目前的防疫措施并非轻率的决定,考虑到印尼供应链体系的脆弱,医疗物资和医护人员的短缺,确实难以承受大规模的封城。

疫情之下 什么是印尼华人心中最惊悚的“假想”?

印尼警方昨天在班达亚齐的街道上喷洒消毒剂。(法新社)

印尼华人在这次疫情中大多保持冷静观望态度。疫情在全球范围扩散让华人不必担心为印尼的疫情背黑锅,但也没人能出国避难,只能居家面对一份假想与现实引发的“内心”恐慌。只是目前全国确诊病例的死亡率超过8%,让人无法不担忧。

恐慌也来自于疫情所造成的经济和失业问题,商业活动停滞,底层民众收入锐减甚至失业,在回教徒斋戒月和开斋节临近的时刻愈发令人担忧,这也很可能是病毒引起的一个杀伤力更大的危机。

对于疫情可能造成社会骚乱的隐忧,应是目前印尼华人心中最为惊悚的“假想”。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撰稿人)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