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挑戰尋求發展:印尼傳統伊斯蘭教育面對現代世界的因應

 点击上方“印尼视角”可订阅哦!

09772288033bff0aef8146e2374f6284.jpeg

摘要

教育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事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印尼的立國精神揭櫫在其建國五原則(Pancasila)中,首先就強調人必須有宗教(Ketuhanan yang Maha Esa),宗教教育在印尼的教育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印尼的教育機構可分為三大類:

1.普通學校:以公立學校為主,另有由私人基金會或宗教團體辦理的私立學校。印尼的公立學校,始於荷蘭殖民時期(1903年)。普通學校課程以世俗教育為主,每個星期有二小時宗教課程。

2.習經院(Pesantren):習經院最早可回溯到伊斯蘭於13世紀在印尼開始大幅成長的年代,以宗教相關課程研習為主,但也有部分學校導入世俗化教育課程,上課時間非常多元,有從短期靈修、一般學校每天下課後去上課、到相當於正規學制的全日上課均有,印尼政府輔導但不介入學校營運及課程規劃。

3.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ah):宗教學校的課程規劃、教學設備與教學法均與一般學校類似,不同處在於宗教課程。普通學校依照學生信仰提供宗教課程,伊斯蘭宗教學校只提供伊斯蘭教的宗教課;宗教學校提供每周最多達8小時宗教課。

印尼強調人須有信仰,同時是強調異中求同(Bhinekka Tunggal Ika)。是個多民族、政教分離的民主國家,並不抗拒現代化的思潮及網路上傳播的多元資訊。堅持傳統為重的習經院及伊斯蘭宗教學校,在多元開放環境中不但不見遜色,甚至還急速發展。尤其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更願意讓他們的子弟在這樣的教育機構中就學,以在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仍保有傳統價值觀及宗教信仰。本文探討習經院及伊斯蘭宗教學校面對時代挑戰時的因應方式及成功之道。

關鍵字:伊斯蘭教育、伊斯蘭住宿學校、普通學校、習經院、伊斯蘭宗教學校

前言

教育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事關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國家或社會,都在國家立國方針或社會核心價值下的不斷努力以提升教育品質。在印尼的立國精神揭櫫在其建國五原則(Pancasila)中,在宗教、人道、民族團結、民主、及社會正義等五原則中,首先就強調人必須有宗教(Ketuhanan yang Maha Esa),故宗教教育在印尼的教育課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印尼是一個文化及宗教多元的國家,在“異中求同”(Bhineka Tunggal Ika) 的國家座右銘下凝聚不同的族群而成為一個國家”。印尼有17508個島、300多個民族,使用742種語言及方言,大部分人民為穆斯林,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但不是伊斯蘭國家,印尼共有6個國家承認的合法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孔教(Kong hu cu religion)9、及印度教。

bd253f3e29fe11409c07e860066580cd.jpeg

在如此多元的國家中,為了防止國家分崩離析,立國之初就訂下“建國五原則”(Pancasila)23,以作為來自不同種族、宗教、階層人們共同組成這個國家的契約,並將建國五原則的精神納入印尼憲法中。這五個原則包含:

1.信奉獨一無二的神明(Ketuhanan yang Maha Esa)(必須有宗教信仰)

2.正義和文明的人道主義(Kemanusiaan yang Adil dan Beradab)

3.印度尼西亞的團結統一(Persatuan Indonesia)(民族主義)

4.在代議制和協商的明智思想指導下的民主(Kerakyatan yang Dipimpin oleh Hikmat Kebijaksanaan dalam Permusyawaratan/Perwakilan)(民主主義)

5.為全體印度尼西亞人民實現社會正義(Keadilan Sosial bagi Seluruh Rakyat Indonesia)

American pew在2010年的論文中指出,印尼是全世界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在2.5億人口中,約有87%22為穆斯林。依據建國五原則,所有的印尼人都必須有宗教,但他們可以自由選擇信仰的宗教。在1945年發布的印尼憲法第29條(Article 29 UUD 1945),關於宗教自由的條文中提到:(1)這個國家是在相信神的基礎上建立;(2)國家保證所有的人民可以自由決定要信仰何種宗教,並能以符合該宗教信仰的方式進行宗教儀式。

為了保障宗教自由,在2007年的修訂印尼憲法中規定(2007 Constitution of Repulic Indonesia number 3)20,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中,都必須提供宗教課程。上宗教課的時候,學生依信仰不同分班上課。同時也規定所有學生都必須根據學生的信仰,由同樣信仰該宗教的教師上宗教課(UUD No.20 2003 SISDIKNAS article 12 paragraph 1)20。

實務上因學校的型態不同,所提供的宗教課程比例也有所不同。在印尼與伊斯蘭教相關的教育機構有三種型態19 21:

1.習經院(Pesantren, Islamic boarding school):

Pondok Pesantren原意為伊斯蘭寄宿學校,簡稱Pesantren,不過雖然以寄宿為主,但不全然住校。故本文使用“習經院”一詞,也另有翻譯為“經學院”。印尼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形式的傳統伊斯蘭教育機構,例如在爪哇及加里曼丹的Pesantren 或Pondok、西蘇門答臘的Surau、及亞齊的Dayah。

這些傳統伊斯蘭教育機構最早可回溯到伊斯蘭於13世紀在印尼開始大幅成長的年代,基於傳教或社區居民對認識伊斯蘭教義的需求,最早是伊斯蘭教士或伊斯蘭學者以師徒方式,學徒習得古蘭經相關知識後,再回到自己的社區開設宣教及教育機構。習經院維持私人教育機構的傳統,由伊斯蘭宗教團體、清真寺、基金會等創立,並由伊斯蘭教士(Kyai)管理。課程以宗教相關課程研習為主,但也有部分習經院導入世俗化教育課程。上課時間非常多元,有從短期靈修、和台灣類似的安親班(每天下午普通學校下課後去上課)、到相當於正規學制的全日上課均有。印尼政府輔導但不介入學校營運及課程規劃,印尼教育部不管理習經院,但習經院通常和印尼政府的宗教部門關係良好25。

2.普通學校(Public School):

Public School的定義不同於台灣的“公立學校”。包含了以政府資源成立的“公立學校”,以及由私人基金會或宗教團體辦理的“私立學校”,為了避免混淆在本文中稱為“普通學校”。印尼的普通學校由政府的教育部門主管,初中以下為地方縣市政府教育局管理,高中職由省政府教育廳管理,大學為中央政府教育部。

普通學校教育始於荷蘭殖民時期(1903年),以世俗教育的課程為主,學生在校學習語言、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一般課程。普通學校的宗教課程固然可以涵蓋所有法定宗教,但也可以選定一種宗教作為該校的主要宗教。學校每星期必須提供2小時的宗教課程,由學校依學校特色及學生的宗教信仰,提供印尼國家承認的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孔教、及印度教等六種宗教相關課程。

3.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ah)12:

印尼中學以下的教育中,除了由教育部門主管的一般學校(小學SD、初中SMP、高中SMA、高職SMK),另有由宗教部門主管的宗教學校。六個國家承認的宗教均可設立宗教學校並由宗教部門主管,Madrasah即為伊斯蘭教的宗教學校。與普通學校相同,伊斯蘭宗教學校涵蓋從小學到高中,以至於大學的所有學制(小學madrasah iddimayah,初中madrasah tsanawiyah、高中madrasah aliyah及大學universitas islam nasional)。

伊斯蘭宗教學校被視為結合傳統伊斯蘭教學及世俗教學的新形態學校,讓學生在研習宗教教義之外,也同時接受世俗的普通教育課程。其課程規劃、教學設備與教學法均與一般學校類似,不同處在於宗教課程。其特色為:

a.相對於普通學校需依照學生信仰提供不同宗教課程,伊斯蘭宗教學校為以伊斯蘭教為學校特色的學校,學生入學時就已經知道要上伊斯蘭的宗教課。所以宗教課以伊斯蘭教為主,但也有少部分伊斯蘭宗教學校,因學生本身信仰而提供其他宗教的課程;

b.普通學校每星期提供2小時宗教課,伊斯蘭宗教學校提供每周最多達8小時宗教課。

印尼雖然強調人必須有信仰,但同時是強調異中求同(Bhinekka Tunggal Ika),是個多民族,接受多元價值,政教分離的民主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於現代化的思潮及網路資訊並不抗拒。堅持傳統為重的習經院及伊斯蘭宗教學校,在面對現代化環境及多元教育理念時,不但不見遜色,甚至還急速發展。尤其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更願意讓他們的子弟在這樣的教育機構中就學,以在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仍保有傳統價值觀及宗教信仰。

本文主要以習經院(Pesantren)為主,探討習經院的發展與教育方針,以及現代社會快速變遷的環境的挑戰下,如何調整以維持宗教及文化教育的宗旨。

習經院的定義

Pesantren這個字是從“Pondok and Pesantren”簡化而來。原文中的Pondok在印尼文中指的是小房子或房間,特別指沒有裝飾、簡單的建築,是個從阿拉伯文中引進的外來字。Pesantren 則來自梵文(Sanskrit),原意是指寄宿學校中學生孜孜不倦的學習。但也有學者(Zamakhsyari)指出源自泰米爾文(Tamil)中的師傅。Whereas CC. Berg則認為是來自印度文的“Shastri”,印度文是指能更看懂印度聖書(經書)的人,Shastri則從原來指聖書的“Shastras”延伸而來。Pesantren主要是在爪哇島及加里曼丹島上使用,在印尼不同地方另有不同名字,例如在亞齊(蘇門答臘北部)稱為Dayah 或Rangkang,西蘇門答臘的Minangkabau人則使用Surau2。

習經院通常由伊斯蘭教士(Kyai)管理及教學。Kyai有時拼成Kiai,原來是爪哇語中的用來尊稱有智慧的人或能導引宗教信仰的導師,或者伊斯蘭社區裡面通曉伊斯蘭經文的人,相當於習經院的校長(Pesantren Tradition: Zamakhsyari Dhofier, 1982)5。在習經院裡面學習的男生稱為Santri,女生則稱為Santriwati,本文中翻譯成“男/女院生”。

習經院的除了字面上的伊斯蘭寄宿學校,在其教育內涵上,強調學習、理解、及發揚伊斯蘭信仰,學生要身體力行,使自己的道德及行為都能符合伊斯蘭教義的教誨。習經院就如同一個小社區一樣,學生沉浸其中學習,砥礪淬鍊自己對伊斯蘭信仰的堅持,以便離開習經院後能成為一位獨立傳播伊斯蘭信仰的人。

55c03c28fd5e278420b0af7fd0f140ba.jpeg

習經院在印尼發展的歷史

習經院是印尼最古老的伊斯蘭教育機構,也是最早的教育系統,因此在印尼有十分崇高的地位。習經院的教育以教授宗教知識,培育學生通曉伊斯蘭教義,並能成為一位道德高尚的伊斯蘭信仰傳播者為宗旨。一開始伊斯蘭教士(Kyai)在自己住家附近的社區或清真寺中帶領學徒研習伊斯蘭教義,逐漸轉成建立小屋成為住宿學校(Pondok Pesantren),讓遠道而來的學生住宿以利日夜研讀。

印尼的伊斯蘭教育從13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後就逐漸發展,但習經院(伊斯蘭寄宿學校)直到18世紀(荷蘭殖民時期)才開始發展。初期是借鏡荷蘭殖民政府的現代教育方式,但堅持以研習伊斯蘭教義為主而非學習西化。在荷蘭殖民時期因政府的高壓監管,習經院與荷蘭殖民政府發生相當多的摩擦,到印尼獨立後更為蓬勃。事實上印尼建國的開創者中,有一大半是接受過習經院培育的菁英。

依據印尼宗教部(Ministry of Religion of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的統計,1978年時在習經院中就讀的院生(Santri及Santriwati)人數約675,364位。從1987年到2004年期間,每年增加500所習經院,2004到2016年間則以每年1000所的速度增加,到2016年的時候,全印尼有28,194所習經院分布在城市或鄉間,院生人數高達4,290,626人2,19。

習經院的發展,同時也受到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影響。印尼的父母們擔憂科技發展讓孩子沉迷於網路交友,以至於陷入濫交及毒品濫用等險境中,又或是單純希望孩子能有更虔誠的宗教生活,可是自己又忙於事業沒辦法導引孩子,所以習經院成了許多父母送孩子接受教育時的主要選項之一。

習經院在印尼屬於非正規教育,但在印尼的宗教教育、品德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傳統上習經院的經營均為自給自足,不倚賴政府的補助。也因此習經院可以捍衛其在伊斯蘭教育上的獨立自主,免受政府改朝換代及政策變化的影響。

習經院的教育系統

在習經院由五個主要的元素組成,分別為教士(Kyai),院生(Santri),校/宿舍(Pondok),清真寺(Mosque),和宗教教學(Religious Teaching)13。

教士及院生如前所述。在校/宿舍部分,雖然也有設在市區的習經院,學生可以住在家裡,但大部分習經院仍傾向設於遠離城區的偏遠鄉間,故通常要求院生要住校,也因此亦有稱為伊斯蘭寄宿學校(Pondok Pesantren)。

習經院的課程安排,從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清晨3點上到晚上11點,每天學習時間長達20小時(包含用餐、祈禱、課間活動也都在學習並受伊斯蘭戒律規範)。

生活管理方面,學生不允許攜帶任何電子設備(如手機、筆電)進入教室,甚或不准帶路習經院。男生和女生嚴格分區,若一定要同一個教室中上課,教師會用布簾把男女生隔開,無論在課堂上或下課後均禁止男女生接觸互動。

56b47ef9d1c065d49891bdf8cdd65003.jpeg10cd4c3ab6063b371aa31543186661db.jpeg

習經院上課內容,以伊斯蘭教義、文化、歷史、及音樂為主,但另外會開設外國語言課程,如阿拉伯語、英文、中文、韓文、及其他語言。

習經院可區分為三大類(Usman, 2013, p. 110):傳統習經院(Traditional Pesantren,印尼語Salaf)2、現代習經院(Modern Pesantren, 印尼語khalaf)、及綜合習經院(Comprehensive Pesantren,印尼語Komperhensif)。分別說明如下:

1.傳統習經院(Traditional Pesantren,印尼語Salaf):

這類型的習經院仍堅持使用自15世紀流傳迄今,以阿拉伯文編寫的教材。這種結合傳教及阿拉伯文的吟誦教育系統(mengaji system),常見於清真寺的傳教祈禱禮拜中。不過有些習經院不只用於宗教教義相關課程,也將這種吟誦為主的教育方式,運用於食物製作、農業種植等技術方面的教學。這類型的習經院使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16:

a、宣講(Wetonan):院生圍繞教士席地而坐,由教士解說(或朗讀)書本內容,學生只在必要的時候才做筆記。基本上是單向的教學,院生不提出問題,只單純的記下接收到的訊息。

b、個別教學(Sorogan):學生帶著要學的書本,逐一到教師或教士面前,接受教誨。

c、背誦(rote):院生逐段或逐句背誦書本上的內容,通常以詩歌的形式讓學生背誦。

在傳統習經院的學習中,以接受教師單向傳遞的知識、不去質疑經書內容、並強調記憶吟誦等能力為主,院生所習得的知識,通常受限於教士(或教師)本身所會的內容。

2.現代習經院(Modern Pesantren, 印尼語khalaf):

這是比較晚近發展的習經院類型,教學法上偏向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教師以邀請學生參與討論的方式學習傳統知識。課程則涵蓋伊斯蘭宗教課程及世俗課程。所採用的教材無論是宗教或世俗課程,採用印尼官方的印尼文課程。世俗課程內容包含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普通學校上的課程。這個類型的習經院,與本文中稍後提及的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ah),最大的差別在於伊斯蘭課程,習經院中多半採用阿拉伯文教材,伊斯蘭宗教學校採用印尼文的教材。

3.綜合習經院(Comprehensive Pesantren,印尼語Komperhensif)

這是最晚近出現的習經院類型,在課程規劃與教學方式上融合傳統習經院及現代習經院的特色。在伊斯蘭教義相關課程,採用被稱為“黃皮書”(Yellow book)的阿拉伯文經書作為主要教材,教學上如同傳統習經院,以宣講(Wetonan)、個別教學(Sorongan)、及背誦(rote)方式學習。但在世俗課程則採用印尼官方頒布的課程規劃,並引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

三種類型的習經院,展現出印尼的習經院的變遷。可看到習經院教育雖然歷史悠久,但並不因為久遠而顯老化,創立習經院的伊斯蘭教團、清真寺、社區,以致於實際營運習經院的教士,努力隨著時代變遷而調整其教育內容及教學方式。

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ah)

和非正規教育的習經院不同,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ah)是印尼體制內的教育機構。但主管機關不是教育部門,而是印尼政府中的宗教部門。伊斯蘭宗教學校是因應1945年印尼獨立建國時期,國家需要大量受過教育的人才,改革習經院的教育而提出及發展。伊斯蘭宗教學校為因應社會需求,在課程安排如同普通學校,如數學、社會學、歷史、語言、藝術、物理、化學…等世俗課程。但仍堅持脫胎自習經院的宗教教育傳統,在課程中深化伊斯蘭宗教教育,並在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之間求取平衡。

伊斯蘭宗教學校如同普通學校一樣,從幼兒園到高中,依學生的年紀分成六個不同階段的教育:

1.學前教育(Raudatul Athfal, RA):相對應於普通學校的幼兒園階段。學生年紀約為4至6歲。

2.伊斯蘭宗教小學(Madrasah Ibtidaiyah, MI):相當於普通學校的小學(SD)階段,上6年課程。

3.伊斯蘭宗教初中(Madrasah Tsanawiyah, MTs):相當於普通學校的初中(SMP)階段,上3年課。

4.伊斯蘭宗教高中(Madrasah Aliyah, MA):相當於普通學校的高中(SMA)階段,上3年課。

5.伊斯蘭宗教高職(Madrasah Aliyah Vocational, MAK):初中畢業後就讀,相當於普通學校的高職(SMK)階段。

6.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Madrasah Diniyah):這類型的學校主要是因應父母對子女宗教涵養需求而來。主要是針對普通學校的學生設立。印尼普通學校的上課時間,早上7點開始上課到下午2點或3點放學,之後再到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上課。對應普通學校的課後補習教學,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通常分成三個階段:

a、小學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Madrasah Diniyah Awaliyah):對應普通學校的小學階段,但只有提通4年的教育(相當於小學3到6年級)。

b、初中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Madrasah Diniyah Wustho):對應普通學校的初中階段,提供3年的伊斯蘭補習教學。

c、高中伊斯蘭宗教補習學校(Madrasah Diniyah Ulya):對應普通學校的高中階段,提供3年的伊斯蘭補習教學。

伊斯蘭宗教學校和普通學校的學制及學生入學年齡都有對應,世俗課程也大體一致,教師的資格及教學方式也一致,最大的差別在於宗教課程。在伊斯蘭宗教學校中,世俗課程約占70%,宗教課程的比例約30%,也就是說最多一個星期上到8個小時的宗教課。而普通中學每星期約只有2個小時。

結論

印尼雖然強調人必須有信仰,但同時是強調異中求同(Bhinekka Tunggal Ika),是個多民族,接受多元價值,政教分離的民主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於現代化的思潮及網路資訊並不抗拒。

習經院(或伊斯蘭寄宿學校)是印尼最早的教育系統,最早可追溯的13世紀。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在面對現代化環境及多元教育理念時,習經院並不因為大量西方思潮及科技的影響而凋零,至今仍屹立不搖甚至發展更為蓬勃。成功的原因有二:其一在於能與時俱進,隨著教育理念演變而導入現代教學課程規畫與教學方法,因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其次是對傳統價值的堅持,在全球化的時代,因為在習經院及根植於習經院而發展出來的伊斯蘭宗教學校,強調的除了信仰還有最根本的傳統價值。在讓人容易迷失的年代,印尼中產階級家庭的父母更願意讓他們的子弟在這樣的教育機構中就學,以在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仍保有傳統價值觀及宗教信仰。

Face the Challenge and seek for Prosperous:

 How the Islam Education tradition in Indonesia face the modern world

Fransisca Gunawan, Huang Wen-shen

Abstract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any country’s future development. In Indonesia’s founding spirit is revealed in its five principles of founding the country (Pancasila), it is first emphasized that people must have religion (Ketuhanan yang Maha Esa). Religious edu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Indonesia’s education curriculum.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Indonesi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1.Ordinary schools: mainly public schools, and private schools run by private foundations or religious groups. Public schools in Indonesia began during the Dutch colonial period (1903). The general school curriculum is dominated by secular education, and there are two hours of religious lessons every week.

2.Pesantren: The earliest dates back to the era when Islam began to grow significantly in Indonesia in the 13th century. It mainly focuses on religion-related courses. However, some schools have introduced secular education courses. The classes are very diverse. From short-term devotion, daily classes after school, to full-day classes equivalent to regular schooling,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counsels but does not involve in school operations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3.Islamic School (Madrasah): The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ing equipment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religious school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ordinary schools, except for religious courses. Ordinary schools provide religious courses according to student beliefs, Islamic religious schools only provide Islamic religious classes; religious schools provide 4 hours of religious classes per week.

Indonesia stressed that people must have faith, while emphasizing diversity in unity (Bhinekka Tunggal Ika). It is a multi-ethnic, state-religion-separated democracy. It does not resist the trend of modern thought and the diverse information spread on the Internet. Adhere to the traditional scholastic study 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slamic religious schools, not only diverse but not inferior in an open environment, and even rapid development. In particular, parents of middle-class families are more willing to let their children attend school in such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o that in the face of a rapidly developing society, they still retain traditional values and religious belief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sponse methods and successes of Confucian Classics Schools and Islamic religious schools when fac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Keywords: Islamic Education, Boarding School, Public schoolm Pesantren,Madrasah,

參考文獻

1.Amir, Saifuddin. (2006).  Pesantren, Sejarah dan Perkembangannya. Cet. I; Bandung:   

    Pustaka Pelajar.

2.Daulay, Haidar Putra. (2007) Sejarah Pertumbuhan dan Pembaruan Pendidikan Islam di         

    Indonesia. Cet. II; Jakarta: Kencana Prenada Media Group, 2007.

3.Departemen Agama RI. Nama dan Data Potensi Pondok-Pondok Pesantren Seluruh 

    Indonesia. Jakarta: Depag RI., 1984/1985.

4.Dewantara, A. W. (2015). Pancasila Sebagai Pondasi Pendidikan Agama di Indonesia. 

    Jurnal Ilmiah CIVIS, 5(1). 640-653

5.Dhofier, Zamakhsyari. (2009). Tradisi Pesantren: Memadu Modernitas untuk Kemajuan. 

    Cet. I; Jakarta; Pesantren Nawesea Press.

6.Gross, L. Max. (2016). A Muslim archipelago: Islam and Politics in Southeast Asia.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Intelligence College. ISBN 978-1-932946-19-2

7.Hafidhoh, Noor. (2016). Pendidikan Islam di Pesantren antara Tradisi dan Tuntutan 

    Perubahan. MUADDIB, 6(1). 88-106 

8.Hashim, N. C.,& Langgulung, H. (2008). Islamic Religious Curriculum in Muslim 

    Countries: The Experiences of Indonesia and Malaysia. Bulletin of Education & Research, 

    30(1), 1-19.

9.Hosen, Nadirsyah. (2005). Religion and the Indonesian Constitution: A Recent Debate.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36 (3): 419–40.

10.Ibrahim, Muhammad Maulana. (2018). Problematika Pendidikan Agama Islam di Lembaga 

    Pendidikan dan Pengembangan Profesi Indonesia.  Jurnal Pendidikan Agama Islam, 4(2).  

    132-140.

11.Maghfuri, A., &Rasmuin. (2019). Dinamika Kurikulum Madrasah Berbasis Pesantren Pada   

    Abad Ke 20. Jurnal Studi Manajemen Pendidikan, 3(1), 2-16.  

    Doi:http: //dx.doi.org/10.29240/jsmp.v3i1.794

12.Masyhud, Sulthon, et al. (2004). Manajemen Pondok Pesantren. Cet. II; Jakarta: Diva 

    Pustaka.

13.Noorhadi, Hasan. (2012). Studia Islamika. Education Young Islamists and Integrated 

    Islamic School in Indonesia, 19(1), 77-132. 

14.Saifuddin, Amir. (2006). Pesantren: Sejarah dan Perkembangannya. Cet. I; Bandung: 

    Pustaka Pelajar,.

15.Saridjo, Marwan. (2010). Pendidikan Islam dari Masa ke Masa: Tinjauan Kebijakan 

    Terhadap Pendidikan Islam di Indonesia. Cet. I; Jakarta: Yayasan Ngali Aksara.

16.Usman, M. I. (2013). Pesantren Sebagai Lembaga Pendidikan Islam.  Jurnal Al Hikmah, 

    15(1), 101-119.

17.Wahab, Rochidin. (2004). Sejarah Pendidikan Islam di Indonesia. Bandung: Alfabeta, CV, 

    153,154.

18.Zuhairini (1992). Sejarah Pendidikan Islam. Jakarta: Bumi Aksara.

Website 

19.Ashar. (2016, June 10), Perbedaan madrasah, pesantren dan sekolah. Retrieved from 

    https://mcashar.wordpress.com/2016/06/10/perbedaan-pesantren-madrasah-dan-sekolah/

20.Davit, Setyawan. (2014, June 18), Implementasi Pendidikan dan Solusinya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kpai.go.id/artikel/implementasi-pendidikan-agama-di-sekolah-dan-

    solusinya

21.Effendi, Yusuf. (2010, April 13). Pondok Pesantren, Madrasah dan Sekolah. Retrieved from 

    https://yusufeff84.wordpress.com/2010/04/13/pondok-pesantren-madrasah-dan-sekolah/

22.Pew Research Center. (2011, January 27), Future of The Global Muslim Popul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ewforum.org/2011/01/27/the-future-of-the-global-muslim-population/

23.Wikipedia. (2019, December 8). Pancasila.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ncasila_(politics)

24.Wikipedia. (2019, November 20). Pesantren. Retrieved from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santren

ab0fb394ac9d7110d4c480d8890a00df.jpeg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在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